讓教授不選你都覺得可惜!學測二階面試技巧與經驗分享 Part I:基本問題準備

Annis Chiu
12 min readApr 2, 2020

--

Photo by Christina @ wocintechchat.com on Pexel

自從開始強調多元發展之後,現在除了學測以外,第二階段的面試往往是拿不拿得到夢想科系門票的關鍵點。

各所學校的面試方式不盡相同,總歸來說可以分成個人面試和團體面試兩大類。再往下細分,個人面試又可以分成一對一和多對一兩種,形式可能是一次決勝負或者多重關卡分數加總。團體面試的形式更是五花八門,小組討論、搶答問題、現場辯論⋯⋯,出其不意的題目和多變的情況總是讓人不知所措、無從準備起。

到底要如何準備面試才能使自己脫穎而出,讓教授印象深刻呢?這篇文章主要會針對基本面的題目:自我介紹申請動機自我品牌行銷這三大類的準備做說明,並分享一些說話上的小技巧,希望對各位準大學生們有實質上的幫助,讓每個人都成為面試場上的佼佼者。

先補充一下,以下的內容是整理以前老師講過的,加上自己的經驗與身旁朋友的經驗而寫成。我後來是考指考上台大的(原因會再寫另一篇文章做說明),但是我學測面試還是拿了正取一,相信對大家還是會有所助益。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是每場面試必定會出現的最最最基本題目,也是讓教授認識你最直接的方式,通常是面試的第一道題目。「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用來形容自我介紹在面試的重要程度再適合不過了。

以下是我整理出的五個準備自我介紹時的重點。

(一)內容與科系深刻連結

自我介紹的內容可以從很多個不同的面向切入,但是不管從哪一種角度去寫稿,一定要記得環繞在以科系為核心的方向上。我那時選擇從性格、參與活動及心得、申請動機這三個方向準備。

以性格為例,很多人會非常真實地把自己擁有的一切性格列出來,這沒有什麼錯誤,但是如果性格與科系毫無關係,最終只是在浪費時間和唇舌而已。這樣不但會導致自我介紹毫無重點跟記憶點,還會容易模糊教授聆聽時的焦點,是雙重損失。

如果一個要申請資工系的人說自己很積極,積極是好的性格,但是積極又怎麼樣呢?單純表面的「積極」兩個字不會對自我介紹造成任何正面效果,但是如果把它跟科系做連結,改成「我是一個積極主動學習的人,而資訊科技是一個瞬息萬變的領域,需要不停地獲取新知。我認為自己積極求知的性格讓我可以隨時跟上這個領域的腳步,擁有足夠的技術與能力面對快速更新的科技變動」,將會對自己有十足的加分作用。

總而言之,自我介紹中所有提到的內容都要確保與科系有完全相關。就算第一眼看上去沒有什麼相關性,只要可以找到一個說得通的連結點,就可以當成是一個好的推銷點。若是真的想不出內容跟科系有什麼相關,那就別放了吧,表示這筆資訊不值得出現在自我介紹中。

(二)總分分總模式

不管是寫作文或自我介紹,總分分總永遠是不敗模式。

總述、分項細說、分項細說、總結。

如果把「積極的性格」當成總述,那麼就要有支持這個論點的分項細說,也就是「事件」——「參與活動」。當然,不一定要是活動,舉凡上台報告、社團幹部、班級事務等等,只要是可以證明自己真的有「積極」這項性格就可以。事件敘述只要簡略帶過即可,通常在一到兩句話之內要結束。建議分成課內、課外活動兩部分來準備,如果事件比較多,可以依照時間軸寫稿,從高一做了什麼事一路寫到高三,這樣有助於自己記憶,教授也可以快速理解。總之,建議要把事件分類講述,憑空丟出一堆事件沒有人會記得。

在敘述完「事件」之後,接下來要簡述對於活動的心得,這部分是大重點。教授不會在乎你做了什麼,他在乎的會是你學到什麼。但是心得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不用講得非常詳細,通常也是在一到兩句話之內要結束。第一個原因是時間有限,第二個原因是要放餌釣魚,讓教授對事件更有興趣,他之後就會繼續深入詢問(放餌釣魚策略等等會再說明得更仔細一些)。

兩個分項都結束了之後,最後就是總結了。總結有兩個目標:凸顯對科系的渴望與熱情、讓自己的名字被記得。在凸顯渴望與熱情的部分,上面的事件如果講得好,其實就已經有表現出來,我們只是要把這個渴望與熱情從抽象轉為具體。利用「我確信⋯⋯」或是「我一定能成為⋯⋯」這種肯定性很強的句子,把自己對科系的喜歡推上最高點,讓教授確定你是非常想要來唸的。

至於讓自己的名字被記得,可以用再次強調自己名字的方式,或是用意義解釋自己的名字。用「我是某某某,以上是我的自我介紹。」來做結尾,讓教授再次聽到自己的名字,會加深教授對自己的印象。

名字意義解釋很看個人,而且要跟系所找到連結點比較困難(記得任何東西都要跟系所連結!),不是100%必要,但是我覺得用了效果滿不錯的。可以找名字當中其中一個字加以著墨,或是以兩個字字面上的意義去做解釋。

拿2018年台灣最普遍的名字:「承恩」跟「詠晴」來舉例好了。如果是面試心理系的話,可以說:「我是X承恩,我希望可以像我的名字一樣,用我從心理系承襲到的技能,傳給需要幫助的人們,把典與祝福傳出去給這個社會。」「我是X詠晴,我希望可以跟我的名字一樣,遠都是天高掛,用心理系的專業能力,在他人最陰暗的時光裡做溫暖的太陽,照亮他們的世界。」以名字作總結是讓教授印象深刻的大好機會。

怕大家看到這裡已經亂掉,做個自我介紹架構小整理。

開頭:姓名、學校

總述:性格、個人特質

分項細說:事件

分項細說:心得

總結:「我相信⋯⋯」、「我是XXX,(⋯⋯),以上是我的自我介紹。」

(三)準備長短不一的版本

因為每間學校的面試都不相同,通常無法事先知道教授會給自己多少時間講話,因此最萬無一失的方法就是至少準備三個不同長度的自我介紹。我個人會建議準備三十秒、一分鐘、三分鐘這三個版本的自我介紹。

可以先寫一分鐘的版本,然後以這個版本為基礎,三分鐘的加上更多事件細節描述,或者心得多加幾句;三十秒的刪除一些自己認為加分效果沒有那麼強烈的內容(沒有辦法引起教授興趣的內容)。若覺得加加減減很麻煩,也可以三份都從頭寫起,架構完全不一樣也行,只要是內容有利於推銷自己、表達自己對系所的熱情就可以。

(四)客製化

針對每一間大學、每一間系所客製化自我介紹的內容,需要好好瀏覽系所網站。通常網站上都有各系宗旨、教育目標、核心能力等等項目,每一間學校的校風都不同,同一個系所在不同學校想要招攬的人才不一定相同,如果可以把系所想要的人才特質融入自己的自我介紹中,也會是推銷自己的好方式。

(五)放餌釣魚

自我介紹的目的是要讓教授更了解自己,但是因為時間限制的關係,沒有辦法把自己所有的想法緊湊地塞在裡面,因此放餌釣魚就成為很重要的一個技巧。放餌的功用是要為自己開個頭、鋪好路,接下來就等魚——教授——自己上鉤。要成功吸引教授上鉤,必須要有好的誘餌才行。

那麼,誘餌是什麼呢?要如何擺放呢?

誘餌大部份時候是講到一半的特別事蹟。在分項細說的時候可以故意講出活動的名稱,然後說自己學到什麼,但是不要在事件描述上面多費唇舌,讓教授對於這個活動更有興趣。

不過放餌釣魚是個不能常用的技巧,在自我介紹中建議至多放兩個誘餌。若每個事件都用放餌釣魚的技巧,基本上等於什麼都沒有講到,會顯得過於空泛。

申請動機

第二個基本盤題目,有85%的機會被問到。其實每個人做的每件事都在無形中形塑了現在的我們,不可能說是在某一天的某個時間點,突然間喜歡上某個領域,進而想要往特定的方向前進。所以說呢⋯⋯

動機是一段長期的過程,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

不過要怎麼描述一段長期的過程給教授知道呢?

可以從自己當初考慮的面向下手。

我當初是分成實際面(科系優勢)以及個人興趣兩個面向來講。

(一)總分分總

不敗模式總分分總又再次出現。

這次的總述比起自我介紹容易很多,只需要說明自己的申請動機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講就行。「我想要申請XX系的動機有兩個。第一個我會從XX方面來講,第二個會從XX方面說明。」

第一個分項細說當然就是開始講自己考慮的第一個面向。「先從XX方面來說,我認為⋯⋯」以實際面來舉例的話,就是寫出科系優勢,例如:「先從實際面來講,我認為國際企業學系在未來人工智慧崛起的時代仍保有它的不可取代性,因為舉凡專案分析、企劃製作等等,都需要極大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而創意正是人工智慧最難以取代人類的一部份,所以⋯⋯」

各個科系的XX性都可以是它的優勢(XX可以套用任何形容詞),只要找到好的論點去闡述,相信申請動機會變得很有說服力。

第二個分項細說的開頭和第一個的基本上一樣,就是「再從XX方面來說,我⋯⋯」

雖然說要表現的是一段長期的過程,但是用單一事件舉例卻是好的操作。不論是從什麼面向來說,都可以用自己的所見所聞、經歷、活動心得來支撐論點,才不至於顯得太過空泛。也可以順便帶到一些生命轉折,或是做某件事的時候,發現自己所缺乏的能力正好是這個系所未來會教導的,這種勵志故事教授最喜歡了(笑。

大家的申請動機差異應該滿大的,我就不多舉例了,免得制約了大家的潛在想法。

最後一個總結跟自我介紹的差不多,一樣要再次聲明自己非常非常非常想要來讀這個系。一樣用肯定句。建議結合自己前面講到的事件,順便做個囊括整理,這樣可以幫教授複習自己前面到底說了什麼,再次加深印象。

(二)客製化

申請動機的客製化比起自我介紹的客製化來說,有更多的面向選擇可以下手。直接來舉兩個學習領域很類似的科系來當作範例。

如果同時申請財務金融學系和國際企業學系,然後想要從未來出路的不同來著手客製化的修改,那麼首先,就要找出財金系以及國企系的學生唸完大學後都去了哪裡工作。未來出路的調查統計在網路上應該不算少數,搜尋一下就可以找到許多數據和資料。接著就是要好好利用語言把統計資料變成自己申請動機的有力證明。

「另一個我想申請財金系的原因是因為相對大部分商管科系而言,它的未來出路非常明確。根據人力資源網站的調查,85%的學生畢業後都往金融相關產業發展,而我自己對於金融產業有很大的興趣,⋯⋯(舉具體實例說明自己如何有興趣,和自我介紹重複也沒有關係,換句話說即可),我相信在貴系可以學習到非常扎實的財務金融知識,為我未來的金融產業之路打好穩固的基礎,因此非常想要進入貴系就讀。」

「另一個我想申請國企系的原因是因為在詢問了學長姐、以及自己上網查了許多資料之後,發現國企系未來的出路非常廣泛,而這正是我想要的。我希望在大學的這幾年時間可以不要把侷限在一個既有框架中,認為自己一定要往哪一個方面發展不可,而是善用系所開設的多元課程,好好花時間探索自己真正有興趣的行業。國企系多元的課程,例如XX、XX、XX等方面,都非常吸引我,因此我非常渴望進入貴系就讀。」

從上面兩個例子來看,不論系所的特點是什麼,都有辦法變成申請動機有力的支撐。除了未來出路以外,還可以從系所比較出名的課程、教學風格、系所資源等等方面客製化自己的申請動機。校與校之間的客製化和系與系之間的差不多,只是可以下手的方面又更多元,有關於學校的特色,甚至是地方的特色(北部和南部的在地差異)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客製化切入點。

WHY YOU?教授憑什麼要選你

自我介紹與申請動機只要好好準備,大家的表現基本上都大同小異,看不出什麼差異性。這時,決勝負的關鍵就落在回答其他問題的表現上。

回答任何的其他問題,就只有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推銷自己

「為什麼教授要選我?」「我有什麼別人沒有的特質/能力?」

反覆問自己這幾個問題,並把自己所有的優勢都寫下來,不管遇到任何的問題(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除外),都盡量把話題導向自己的優點去加以描述,加深教授對你這個人的「品牌印象」。

在面試時要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賣家,同時也是商品,而教授是消費者。如何用最有說服力的方式推銷自家產品,讓消費者買單就是面試者要灌注巧思的地方。

先列舉兩個很易於行銷自己的問題:

1.什麼特質的人適合讀XX系?

2.你覺得自己有什麼特質是適合這個科系的嗎?

如果被問到這種題目真的非常之幸運,因為根本就是再次推銷自己的大好機會!這時候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大肆推銷自己的「品牌」,可以把自我介紹的內容換句話說,講得更為詳細,並用簡單的事件敘述去支撐,加深自己與科系的連結,最後再大力強調自己很想要來讀這個科系。

再列舉兩個需要一點巧思才能行銷自己的題目:

1.你對XX系的了解?

2. XX系跟YY系(容易被眾人搞錯的性質雷同科系,例如:建築和土木、職治和物治、財管和企管⋯⋯)有什麼差別?

這種問題如果只單就字面上的意義來回答就太可惜了。試想,教授難道不了解自己的科系嗎?他們怎麼會不知道自己與另一個科系的差別呢?

所以,問這種問題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看你有沒有認真準備面試,僅此而已。

把自己努力的過程講出來才是讓人印象深刻、讓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

認識一個科系的管道有:上網查資料、瀏覽科系網站、問認識的學長姐(不認識的這時候也要厚著臉皮去問)、找在這個領域的長輩深談等等。

我去年跟好幾個學長姐重新有了聯繫,還輾轉經過認識的學姊介紹了另一個不認識的學姐給我,甚至跟她通了電話,為的就是要了解想要去讀的科系。總之就是要盡你所能找到所有資源,盡可能在沒有讀過這個科系的情況下了解這個系,有付出一定有收穫。

面試時要努力把自己為了認識這個科系做的所有努力,用清晰的方式說出來(建議列點分項說明),因為這才是讓你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為什麼教授要選我?」「我有什麼別人沒有的特質/能力?」

你付出的努力就是別人所沒有的。

努力的過程和道路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能有人做的事完全一模一樣,這就是推銷自己的大好時機,因為你的「品牌」在這時候有了獨特性,和其他的賣家做出了產品區隔。

要記得,

把自己努力的過程講出來才是讓人印象深刻、讓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

面試技巧與經驗談第一部分就先說到這邊,謝謝你們的閱讀!

這些都是我結合了自己與身旁朋友們的經驗、老師給的建議總結而成,並不是唯一的準備方式,如果你覺得有更適合自己的準備方法當然更好!

如果覺得有幫助,想看面試技巧與經驗談第二部分的連結在此↓↓↓

有什麼想知道的、關於科系的問題都歡迎在下面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動動手指幫我按個拍手!Medium最高可以拍到50次,歡迎拍好拍滿。

再次感謝閱讀。

--

--

Annis Chiu
Annis Chiu

Written by Annis Chiu

學生。目前短居於荷蘭。喜歡文字,相信文字可以帶給人力量和溫暖。總是被故事感動,所以也想要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身邊的人。Girl who loves to listen to and share stories. Currently lives in the Netherlands.

Responses (2)